首页 > 动态 > 严选问答 >

服装的A类、B类、C类什么是什么意思?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服装的A类、B类、C类什么是什么意思?,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6-29 07:21:23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衣服标签上看到“A类”、“B类”、“C类”的字样。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,不知道这些分类代表什么意义,甚至有人误以为这是某种品牌或等级标识。其实,这些分类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服装产品进行的分级,主要涉及的是安全性和使用场景。

一、服装分类的依据

我国对服装的安全性有明确的国家标准,其中最常见的是《GB 31701-2015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和《GB/T 22703-2008 服装号型》等。这些标准将服装分为A类、B类、C类三个级别,主要依据的是甲醛含量、pH值、染料迁移性、异味、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的指标。

二、A类、B类、C类的区别

1. A类:婴幼儿及儿童服装

A类服装主要是针对0-3岁婴幼儿及儿童设计的,这类服装对安全性要求最高。其标准比成人服装更严格,比如:

- 甲醛含量必须≤20mg/kg;

- pH值控制在4.0~7.5之间;

- 不得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;

- 面料柔软、透气、无刺激。

因此,购买婴儿衣物时,一定要选择标有“A类”字样的产品,以确保孩子的皮肤健康不受影响。

2. B类: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

B类服装是指穿着时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,如内衣、T恤、睡衣、袜子等。这类服装虽然不像A类那样严格,但仍需符合较高的安全标准:

- 甲醛含量≤75mg/kg;

- pH值控制在4.0~8.5之间;

- 不得有明显异味;

- 染料迁移性要低。

这类服装适合成年人日常穿着,但不适合长期贴身穿着的婴幼儿。

3. C类: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

C类服装指的是不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,如外套、大衣、风衣、裤子等。这类服装的安全标准相对宽松一些:

- 甲醛含量≤300mg/kg;

- pH值范围更宽(4.0~9.0);

- 对染料迁移性要求较低;

- 可以允许一定的异味。

不过,即使属于C类,也不能忽视其基本的安全性,尤其是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,仍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。

三、如何查看服装是否为A/B/C类?

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服装,通常会在标签上标明其所属类别。一般会用字母“A”、“B”、“C”来表示,也可能标注“GB 31701-2015”这样的标准编号。

此外,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:

- 查看服装成分标签;

- 注意是否有“婴幼儿服装”、“儿童服装”等说明;

- 购买时注意品牌信誉和产品检测报告。

四、选购建议

1. 婴幼儿和儿童衣物:优先选择A类服装,确保安全;

2. 成人贴身衣物:尽量选择B类,避免皮肤过敏;

3. 外穿衣物:C类即可,但也要注意面料是否舒适、环保;

4. 网购时:尽量选择有明确分类信息的品牌,避免买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。

五、总结

服装的A类、B类、C类并不是简单的等级划分,而是根据人体接触程度和安全标准进行的科学分类。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在购物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,尤其在为孩子挑选衣物时,更应重视产品的安全性能。

下次看到衣服上的“A类”、“B类”、“C类”字样时,你就能清楚地知道它们代表的意义了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