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有不孚众望 这个成语吗?它的出处和意思是什么呢?】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成语,它们含义丰富,但有时容易被误用或混淆。其中,“不孚众望”就是一个常被误解的成语。很多人认为它与“不负众望”意思相近,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一、
“不孚众望”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其使用频率较低,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。该词由“不”、“孚”、“众望”三部分组成。“孚”意为信服、信任,“众望”指大家的期望。因此,“不孚众望”的字面意思是“不能使大家信服,未能达到大家的期望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,甚至有些辞典或教材中并未收录。相比之下,“不负众望”则是一个更常见、更规范的成语,意思是“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”。
二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不孚众望 | 不负众望 |
是否为成语 | 非常见成语,较少使用 | 常见成语,广泛使用 |
字面意思 | 不能使大家信服,未达期望 | 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|
正确用法 | 用于批评或指出某人未能满足期待 | 用于表扬某人达到了大家的期望 |
使用场景 | 较少用于正式场合 | 常用于评价、表扬等正式语境 |
误用情况 | 常被误用成“不负众望” | 无明显误用现象 |
三、出处说明
目前,“不孚众望”并没有明确的古代文献出处,也未见于《汉语成语词典》或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等权威工具书中。它可能是现代人对“孚”字的误用或误写,或是从“不孚”(不诚信)演变而来的一种非标准表达。
而“不负众望”则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句为:“虽不孚众望,然亦不失其志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虽然没有完全达到大家的期望,但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志向。
四、结语
“不孚众望”不是一个规范的成语,建议在写作或口语中避免使用。如果想表达“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”,可以用“未能如愿”、“未达预期”等更通俗的表达方式;若想表达“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”,则应使用“不负众望”。
正确理解并使用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