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 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时,曾一度饥寒交迫。随行的大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汤给他充饥,使重耳得以存活。后来,重耳回国即位...
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时,曾一度饥寒交迫。随行的大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汤给他充饥,使重耳得以存活。后来,重耳回国即位,成为晋文公,论功行赏时却忘记了介子推。介子推淡泊名利,带着母亲隐居山中。
晋文公得知后,深感愧疚,亲自前往山中寻找介子推,但遍寻不得。有人献计放火烧山,逼他出山受封。然而,介子推宁死不出,最终与母亲一起抱树而亡。晋文公悲痛万分,下令将此日定为寒食节,禁止生火,以示纪念。第二年,晋文公祭拜时发现旧地已长满新柳,遂赐名“清明”。从此,“清明”与“介子推”的故事流传千古,成为中华民族忠孝文化的象征。